前段时间以油养肤的护肤概念是火出圈了,但到了炎热的夏季,这个法子在肤感上可能就有点糊脸的感觉了。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清爽的以茶养肤呢?要知道,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古时茶叶就不仅仅用在品鉴饮用上,也有被古人用来护理皮肤,其实现在我们也能在很多品牌的护肤品中看到茶提取物的身影,例如佰草集、悦诗风吟、伊丽莎白雅顿、馥蕾诗等等。
1、古代人怎样护肤化妆的敷粉:中国古人最早使用米粉敷面,随后又发展出铅粉、紫粉、珍珠粉、干粉、水银粉、檀粉、香粉等丰富的妆粉。东方女子追求肌肤白皙,妆容时先在脸上敷粉。这类粉末最主要成分是铅,所以又称铅华。除铅华,各朝也调配自己独特的妆粉。唐人喜欢在粉中掺入西域香料,称迎蝶粉;宋人将益母草、蚌粉等调制玉女桃花粉;明人则以玉簪花为主料,制玉簪粉。
这种妆品便是为人所熟知的胭脂。《中华古今注》曰:“燕脂盖起自纣,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。以燕国所生,故曰燕脂。”据史书记载,“美人妆,面既施粉,复以燕支晕掌中,施之两颊,浓者为酒晕妆,浅者为桃花妆,薄薄施朱,以粉罩之,为飞霞妆”。可见胭脂对妇女面部化妆的重要。眉妆:中国传统妆容不重眼妆,但极重眉妆。早在周代《楚辞·大招》中便有“粉白黛黑,施芳泽只”的描述,说明用黛画眉之俗,由来已久。
2、古人护肤看用什么刘禹锡的诗说,“一个中国特使来了,根据圣旨,他给了他的大臣紫雪、洪雪一盒面脂、一盒口脂和一袋浴豆”。这首诗写于贞元十九年冬,刘禹锡刚上任监军御史时,由御史御史老板李所作。里面说皇帝对大臣们很照顾,新年将至,给福利,包括护肤品,包括洗漱用的“浴豆”。豆浴是古人用各种药物和香料研磨而成的一种5200脏润肤品。说白了,就跟今天大众用的“肥皂”一样。
还有侍女捧金浴盘激水,琉璃碗捧浴豆。把它倒进水里喝,叫做干米,那群妓女笑得合不拢嘴。”王敦是东晋的一位权臣,出身名门,按理说,这位“早主”博士不会无知到把浴豆当干饭吃,但他是司马昭有名的孙女,做了不少坏事。后人看不起他的德行,就编了这样的笑话来取笑他,肥皂是一种奢侈品,尤其是在农村地区。茶麸用于美容,有时也用皂角粉,山里的群众还用一种天然的泡泡植物,学名无患子mukorossi,类似于荔枝、龙眼的肉质果皮。